福安甘棠 人居环境新蝶变 美化莲城进行时
日期:2021/9/23  来源:宁德福安市老促会  点击数:
|
||
![]() 干净宽敞的路面、有序停放的车辆、焕然一新的街道,广场树荫下,下棋的老人、嬉戏的孩童不时传来欢声笑语……初秋时节,走进甘棠镇,这样惬意的场景直映眼帘,一幅崭新的人居环境治理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 “之前西门兜的环境可谓脏、乱、差,人多路窄,十分拥挤,旁边的护城河还常常散发臭味,傍晚散步没有好去处。”说起改造前的场景,家住西门兜附近的居民陈丽梅一肚子苦水,“经过改造后,街道变宽、变亮,休闲散步有了去处,极大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,人居环境整治真的是一项惠民实事。”谈起现在的变化,她连连称赞。如今的西门兜,旧貌换新颜,正是福安市甘棠镇党委、政府着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。 民之所盼 整治拉开序幕 福安市甘棠镇地处福安西南部,古称“莲城”,东临赛江,西倚莲峰,依山傍海、交通便利,集山、海、川于一体,聚工、农、贸为一身,成为闽东经济繁荣之地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必要的保护措施,甘棠镇人居环境开始“野蛮生长”,日积月累的阻塞、水泄不通的街道、无序停放的车辆、浊臭逼人的护城河……“脏乱差”成了甘棠镇人居环境的代名词。 “在甘棠,停车比买车难,即使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停车位,也离目的地很远了。”“市场又脏又臭,每次买完菜就匆忙离开,不敢逗留。”“沿路摆摊,店外店经营等,道路狭窄,甘棠街道长期拥堵不堪。”……说起甘棠的生活环境,居民们只能无奈摇头。“护城河是我们这代人的回忆,以前水清河畅,现在臭气难忍,大家都想改,但是又不知道从何改起。人居环境整治是项大工程,需要领头人。”居民陈丽梅道出了大家的心声,人居环境新蝶变成了甘棠镇居民的迫切期待。 民生艰难处,为政发力点。为回应居民期待,解决居民“急难愁盼”的问题,甘棠镇党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的一项重要举措,镇班子成员分头深入各街区、路巷了解情况、摸清根源。在找准症结、捋清治理思路后,甘棠镇党委迅速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“爱我甘棠,美化莲城”活动,邀请镇村干部、各所站负责人、退休老同志、志愿者等近200人参加动员大会,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以村为单位,逐户上门发放倡议书,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,自此甘棠镇人居整治工作拉开了序幕。 党建引领 整治形成合力 甘棠镇以党建为抓手,采取“党委发动、支部推动、党群互动”的模式,让“爱我甘棠,美化莲城”的倡议飞入寻常百姓家;党员干部、网格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带头加入人居环境整治队伍中,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;同时,部门间加强联动,形成党政牵头、部门引导、村居落实、群众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,让共治的理念在居民心中落地。 从人居环境整治伊始,甘棠镇设立“五个一”巡逻机制,每天早晨和夜晚六点半到八点,一支由值班领导、值班干部、村干部、城管队员及站所人员,5人组成的巡查队便会准时出现在甘棠的集市上,他们走街串巷,引导摆摊、规范停车。“大爷你好,这里现在是人行道,不能在这里摆摊,白线往里那块是我们新划定的摆摊区域,麻烦你把摊位移到那里去。”巡查队成员刘斐一边仔细引导摊主,一边和其他成员一起帮摊主移动货物,像这样引摊、引车的画面在甘棠集市随处可见。据了解,这支巡查队自去年7月13日成立,已连续429天,从不间断每天上街疏导,“刚开始,居民还没有形成意识,仍旧随意摆摊、停放车辆,在持续宣传和劝导下,他们规范摆摊、停车的理念逐渐增强了,有时还能看到一些摊贩自发引导其他摊贩到指定区域摆摊。”说起这些变化,刘斐感到十分欣慰。 甘棠镇抓点,穿线,串面,逐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,先后设置农民自产自销点100多个,增设电动车和小轿车停车位共5000多个,累计完成沿街店面及房前屋后铁皮拆除800多处,进行部分道路的白改黑和硬化拓宽……一系列数据背后,是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,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。“镇里新规划了停车位,连镇政府大院的停车位都是对外开放的,我两个在外地上班的女儿回来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了。停车方便了,她们回家的频率也高了。”居民池木铨对人居环境整治竖起了大拇指。 志愿助力 倡导共建共享 为引导居民实现从“袖手看”到“拍手赞”,再到“动手干”的转变,甘棠镇坚持共建共享,积极探索志愿者服务模式,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,同时鼓励居民捐资助建,让整治速度再升级。 据悉,目前甘棠镇人居环境整治志愿者队伍已经扩展到了400多人。在“爱我甘棠,美化莲城”活动开展半个多月后,甘棠镇党委召开志愿者动员大会,并多次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,营造全民共治的氛围。2020年8月22日,青少年志愿者近200人开展“爱我甘棠,美化莲城——少年在行动”志愿者活动。“我们号召志愿者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,主动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宣传的“传声筒”、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“助推器”,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献力量。”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责人郑智勇说。 作为甘棠城池的重要组成部分,西门兜被占用建设市场,加之管理不善,历史光芒渐渐隐没,自“爱我甘棠,美化莲城”活动开展以来,西门兜人居环境整治被列入我市城乡品质提升重点项目。目前,西门兜整治建设正酣,在城楼施工现场,随处可见老年志愿者忙前忙后的身影,“镇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后,我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看到政府牵头给我们办了这么多实事,作为居民,更应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。”正在西门兜城楼建设现场帮忙的退休老人郑成锐说,这次整治活动,他所在的公益事业促进会的志愿者全部参与其中,而他在西门兜现场主要负责监督和卫生打扫,有时也给工人搭把手。 在甘棠镇外塘村,一支由村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,正在开展房前屋后卫生检查,过去堆积在河岸的海漂垃圾,如今在志愿者的清理下已不见踪迹;原先狭小的村主干道,在乡贤的资助下也拓宽了;原计划建设1千米的道路,现已建成了500米。路宽了,河清了,环境变好了,外塘村又焕发了新活力。“自开展‘爱我甘棠,美化莲城’活动以来,村民热情高涨,出力、献智,乡贤主动捐资助建。居民心中都有比拼的意识,希望将外塘村建设得更美,更宜居。”外塘村民主任刘瑞锦高兴地向我们讲述村民的变化。 甘棠镇以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改变“脏乱差”的“易容术”,进一步点“靓”甘棠人民生活。“当前,我们主要聚焦西门兜外立面整治,先将其做成一个示范引领的整治点,最终将‘爱我甘棠,美化莲城’的活动延伸到各村区,实现垃圾不落地的目标。下一步,我们结合‘爱我福安、从我做起’宣传教育活动,发展甘棠特色产业,吸引游客走进来,把产品送出去,最终实现乡村振兴。”甘棠镇党委书记刘星贵说。(作者:陈雅芳) 福安市老促会 2021年9月18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