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基层动态

福鼎市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

日期:2021/9/27        来源:宁德福鼎市老促会        点击数:

福鼎市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

 

据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《关于确定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和脱贫攻坚考察点的通知》,福鼎市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,福鼎市赤溪村、柏洋村被确定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。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共有50个县(市、区),考察点共有91个,其中福建省交流基地3个,为寿宁县、福鼎市、福安市;考察点5个,为宁德摆脱贫困主题展,寿宁县下党乡,福鼎市赤溪村、柏洋村,福安市溪邳村。《通知》指出,基地和考察点是宣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、展示中国脱贫攻坚成就和经验做法、讲好中国扶贫故事的重要载体,是开展国际减贫交流合作的实训基地,对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、社会主义为什么好、中国制度为什么优、精准扶贫方略为什么灵意义重大。基地和考察点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原则,要求积极探索本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理念新方式,及时总结疏理典型案例和故事,加强对基地和考察点宣传形式内容创新,采取实物和多媒体等多形式展示,生动介绍脱贫攻坚情况和考察点整体情况。

 

福鼎市带货直播和多个农业经营主体等获省级表彰认定

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112日《关于拟通报表扬2020年工作创新“十佳”单位的公示》,福鼎市等10个县(市)农业农村局获组织开展“县长-2-带你买好货”网络直播活动“十佳”单位通报表扬。114日《关于2020年度福建省“百佳农民合作社示范社”和“十佳农民合作社联合社”拟推荐名单的公示》,福鼎市佰绿农业专业合作社等100家合作社为福建省“百佳农民合作社示范社”。115日《关于2020年度福建省“百佳家庭农场”拟推荐名单的公示》,福鼎市太姥山金果园家庭农场名列其中。另据2020123日《关于2020年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和美丽休闲乡村名单的公示》,鼎白茶业观光园获评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,硖门畲族乡柏洋村获评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。129日《关于拟评定为2020年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名单的公示》,福鼎市点头紫阳生态家庭农场、店下幸福家庭农场、南城花事家庭农场名列其中;1221日《关于拟评定为2020年度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名单的公示》,福鼎市嵛山蔓丹农业专业合作社名列156家公示名单第22位;同日《关于2020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建议名单(含备选)的公示》和18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表彰通报,福建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获评“千企帮千村”助村富民明星企业(全省10个)。

 

 

福鼎市部署春节前干部包户帮扶脱贫户走访慰问活动

福鼎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《关于做好2021年春节前干部包户帮扶脱贫户走访慰问活动的通知》,要求包户扶贫干部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、农作物防寒抗冻和春节前慰问活动,开展全覆盖入户走访工作,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,着力开展“五个一”帮扶活动,增强脱贫户获得感,动态掌握脱贫户健康状况和家庭生活情况。对因大病或受疫情防控影响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脱贫户,要会同镇村和有关部门加大临时救助力度;对住房、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,要及时想方设法帮助解决;对脱贫户住房及其周边的环境卫生,要督促协助其和村委会抓好整治,让脱贫户与全体村民一起过一个欢乐祥和、整洁卫生的新春佳节。同时进一步向脱贫户宣传好2021年继续享受的扶贫政策,帮助其理清致富发展新思路,增强未来发展新动能,鼓励其在乡村振兴中不掉队、走前头、作表率。

 

福鼎市实施“四大工程”助力乡村人才振兴

一是实施“堡垒领航”工程,增强内生动力。坚持开展“三向培养”工作,逐村建立“乡土能人库”,鼓励2890名党员能人、返乡创业大学生带头领办致富项目。在农民专业合作社、专业协会、电商平台等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(党小组)110多个,辐射带动1798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通过“党支部+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方式,建立“党建引领+产权改革+特色产业+生态旅游+数字农业”工作机制,把党员和经济能人集聚到产业链中、把群众带进致富项目里。制定出台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7个方面32项标准,深入开展党支部“达标创星、晋位升级”工作,探索强弱村联建、同片区联建、大小村联建等“三联三建”模式,推动村党组织全面进步。同时实施“党员帮带计划”,为党员创业致富提供手续简便、利率优惠的“红色信贷”扶持,培育“红色细胞”,以创促带,把“干给群众看”变为“带着群众干”,引导带领群众致富。

二是实施“头雁引航”工程,建强骨干力量。坚持将力量下沉一线,市本级选派驻村第一书记24人、乡村振兴指导员18人,实施“乡贤回归、学历培养、队伍纯洁”三项措施,通过多渠道动员引导,796名乡贤充实进村“两委”班子;全市286个村(社区)共储备1625名后备干部,其中高中以上学历1151名,占比70.8%。坚持13年实施“村干部大学学历培养计划”,村“两委”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升到35.3%。探索实行“指数”党建模式,总结提升柏洋村“五心”工作法和赤溪村“四强四引领”工作机制,结合开展“三亮三晒一争创”活动和“四定四帮”活动(定片、定人、定时、定责,帮群众反映诉求、帮群众解决困难、帮群众代办事项、帮群众致富增收),激励党员在乡村振兴中走前头、作表率,示范带动群众跟着走、学着干。

三是实施“外力助航”工程,汇聚振兴动能。主动携手浙江苍南县、泰顺县建立“闽浙边界党建联盟”,通过推行农村社区共建、产业发展共推、红色文化共兴等8大模式,引导闽浙三县18个乡镇65个村党组织加强区域协作,优势互补。深入开展“百局联百村”“百企结百村”行动,组织165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、120个非公企业与132个村开展结对共建,助力乡村振兴。实施“候鸟人才”计划,发挥闽东乡村振兴研究院柏洋、赤溪分院乡-4-土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,成立中国白茶研究院、福鼎市乡土人才研修院及14个实训实践基地,建立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、福鼎白茶陈宗懋院士工作站、北京和广州驻外人才工作站等,加强与科研院校、专家学者合作交流,借助科技手段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提速增效。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261期,参训人员达1.56万人次。

四是实施“保障护航”工程,强化支持服务。有效聚合各级机关干部、专业技术人员、挂乡驻村联村包村等工作力量422人,组建68支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;选派各级科技特派员127人,到乡镇(街道)挂职金融机构干部90人;组建以退休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农业专家顾问团,落实包户扶贫干部1618人。采取“市副处级以上领导挂镇村+市直单位包村+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分片包干”的组织架构,覆盖全市249个村,有效履行政策宣讲员、发展规划员、产业指导员、家园清洁员、项目推进员“五大员”职能,先后协调解决农村问题1300多个。实施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“十项行动”和村级集体经济“进五争十”三年行动,制定出台财政支持、金融信贷、土地政策等10条扶持措施和村级集体经济激励管理办法,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10万元,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34.54%。注重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,新建、修缮114个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,确保村级组织议事有固定地点,村民办事有人受理,便民服务有章可循。

 

我市下达千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

日前,市扶贫办将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57万元、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万元,共计1071万元的资金使用计划下达各乡镇,用于扶持全市2252020年家庭人均纯收入12000元(含)以下的建档立卡低收入脱贫户发展生产,每户补助1万元;村级集体经济仍然相对薄弱的43个建档立卡脱贫村、8个省定“2020年集体经济薄弱的少数民族村”发展村级集体经济,每村补助820万元,为低收入脱贫户、脱贫村增加收入培育新的增长点。

福鼎市老区建设促进会

2021924